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发布《美国对数字技术的误解》;布鲁金斯学会《美墨加协定前景2023:在北美建立更加集成、有弹性和安全的供应链》;经合组织发布《国家人工智能算力建设蓝图》;CSIS发布《美荷日半导体出口管制协议的线索隐藏在众目睽睽之下》;新美国安全中心发布《数字管控:SDN,CMIC》报告。
美国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美国对中国人工智能公司的境外投资
本报告梳理了2015至2021年美国投资中国人工智能公司的基本情况,详细分析了美国投资者参与和未参与的投资交易,归纳了中国投资目标公司和美国投资的类型,重点分析了美国投资给中国公司带来的多种无形收益,特别是美国顶级风投公司和大型企业风投在中国的投资活动。报告认为,美国的投资并非中国人工智能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如果以阻止中国人工智能技术进步为目的而对美国投资进行管制,恐难达成预期目标。美国政府应当研究美国投资给中国公司带来的无形收益问题,通过明确界定政策目标、修改投资信息披露规则、完善CMIC清单和实体清单等措施,建立起有效的对外投资审查制度。
“缺芯”形势如此严峻, 却只是中国进口依赖的冰山一角?
2008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经贸摩擦、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发达经济体积极推动“再工业化”和产业链“回流”,利用出口管制清单、投资审查等措施,加大对中国高科技产品进口的限制,导致全球价值链缩短,国际分工和产业链格局面临深刻重塑。
荷兰莱顿亚洲中心|荷兰半导体在亚洲的利益:亚洲半导体产业的政治化
本报告简要概述了荷兰的半导体产业和美欧的产业政策(本文不涉及该部分),针对中国、印度、日本、新加坡、韩国等6个重要的亚洲半导体产业参与者,逐一详细梳理了其产业情况,并根据其地缘政治环境和在半导体产业中的地位作用等,分析了各自给荷兰半导体产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报告认为,亚洲是全球半导体产业的重要舞台,主要参与者各有独特优势,与荷兰有相当大的互补性。在中美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各方大力加大产能、增强供应链韧性,这在短期内会给荷兰设备制造商带来巨大商机,但从长远来看,总体产能可能过剩,因各方自主能力提升,市场可能出现竞品,这将给荷兰公司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美国大西洋理事会|进攻性“友岸外包”政策与正在恶化的美中关系
本报告详细解释了美国高官最近提出的“友岸外包”政策,重点结合美国近期的对华新政策和新举措,分析了美国对该政策的运用以及由此带来的相关影响,并对中国当前及未来的回应方式进行了梳理和预测。报告认为,美国的进攻性“友岸外包”政策,其目的是尽可能地扩大美国对于中国的战略领先地位,破坏并延缓中国的经济和军事现代化进程。美国的这种激进行为有诸多负面影响,譬如加大了中美管控战略竞争的难度,增加了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最终致使中美关系继续恶化。
瑞士信息通信技术和平基金会|军控和裁军能否带来安全的网络空间?
本报告介绍了网络空间和网络武器的主要特点,梳理了网络空间军控和裁军存在的四大现实障碍。在借鉴传统军控和裁军经验做法的基础上,从目标、举措、机制等角度提出了在网络空间开展军控和裁军的若干可行做法。报告指出,随着网络武器和网络空间军事能力的发展,在网络空间开展军控和裁军不仅有必要,而且也有现实可能。其中的关键是发挥重要国
斯坦福大学|算法与内容审核的感知合法性
公众在塑造网络言论和内容审核的未来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人们对内容审核政策的看法,对于设计更好的在线平台和改善在线内容审核至关重要。本文通过调查美国Facebook用户对内容审核过程的看法,发现参与者认为算法是最公正的内容审核过程,专家小组是更合法的内容审核过程,建议社交媒体公司将专家小组纳入其内容审核决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