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理事会发布《大西洋理事会国防创新采用委员会中期报告》;美国传统基金会发布《在量子霸权竞赛中击败中国》;兰德公司发布《在未来几十年,技术将如何影响政策选择,并被政策选择所影响?》;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发布《重新洗牌价值链》;CSIS发布《通过信任实现数据自由流动》简报。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网络韧性必须关注边缘化群体
数字金融服务(DFS)为消费者和社区带来了切实好处,但也增加了欺诈的风险。网络韧性一般偏向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然而,个人和社群的需求更应得到重视,因为他们更易受到DFS的伤害,并难以从中恢复,以致最终被数字经济排斥在外。本文首先分析非洲最边缘化的DFS消费者(包括农村、低收入者或初次使用数字服务的用户)所面临的网络威胁,并为其制定了更完整的风险概况。本文旨在预防风险可能导致的伤害,并为此提供了三项支持这些消费者的网络韧性的行动:政策监管更多以消费者为中心;金融服务提供商为弱势消费者提供更强大的技术保护;加强对研究和信息共享的支持,以揭示新兴市场消费者面临的独特挑战。
智库每周洞察 | 斯坦福大学发布《2023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
兰德公司发布《国家安全人员中的痴呆症会构成安全威胁吗?》;观察家研究基金会发布《美国与中国的芯片战争升级》;新兴技术安全中心(CSET)发布《对抗性机器学习和网络安全》;斯坦福大学以人为本人工智能中心 (HAI)发布《2023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CSIS发布《破冰:学术交流在稳定中美关系中的作用》。
原创|美国对我“军民融合”战略的认知与打压
“军民融合”(MCF)战略是我国近年来积极探索的新型技术发展模式,旨在消除军方、国防工业与民用工业之间的壁垒,推动军用、民用科技资源的双向流动和资源共享,促进军用与民用体系之间的融合发展。但这一战略被美国污名化为变相窃取西方国家两用技术的中国式“技术转移”,在国际上塑造我国的负面形象。对此,本文在梳理美国如何认知中国“军民融合”战略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美国打压中国“军民融合”的具体策略及其造成的影响。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 | 贸易战五年来,中国继续缓慢与美国出口脱钩
2023年3月22日,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发布题为《贸易战五年来,中国继续缓慢与美国出口脱钩》的报告,讨论了2022年美国对华出口的表现不容乐观。报告指出美国在制成品、半导体、服务业和农产品等领域对华的竞争力下降和市场份额缩水。中美贸易战和新冠疫情是导致美国对华出口滞后的主要原因,而中国则在多元化其进出口来源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进展。中美贸易曾经是相互依存、互利共赢的,但现在却成为双边关系持续恶化的又一渠道。作者提醒政策制定者谨慎应对中美贸易关系的变化。现将报告主要观点编译如下。
国际治理创新中心 | 中国的数字治理
报告主要研究了中国数字治理实践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讨论了中国在三个关键领域的数字治理实践:数据治理、人工智能和其他新兴技术的治理以及中国参与数字贸易的情况,以阐明中国的数字治理及其国际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