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商务部最近宣布了一套新的全面出口管制措施,主要针对半导体和先进计算技术,目的是阻碍中国科技产业的发展,保护美国的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理论上,出口管制可以成为有力的工具,但如果涉及的产品是半导体及其零部件这样具有军民双重用途时,就更具挑战性。因此,对新的出口管制措施,应当给出一些提醒。

1 新措施将造成商业利益损失

新的出口管制措施既适用于军事技术,也适用于商业技术、人工智能和尖端产品。这与美国当前管控对华出口领先技术的办法有很大不同;现有办法采取的是双重路径,即“禁止军售,但允许商业销售”。根据新措施,高端人工智能芯片销售给任何在中国运营的实体,包括中国军方、科技公司,甚至是在中国运营数据中心的美国公司。新的禁令适用于中国半导体行业工作的美国公民和绿卡持有者,这将导致数百名员工(包括来自世界领先的荷兰阿斯麦公司的员工)在几天之就会失业。虽然出于对中国军民融合战略的顾虑,新措施有一定必要性,但显然其适用范围过大,应采取更为精细的政策。

2 单边措施效果有限

新出口管制措施是单边措施。《2018年出口管制改革法》明确指出:“出口管制应与多边出口管制机制充分协调。多边出口管制是最有效的。”但美国目前似乎在向其他国家表明它的严重担忧,因此需要先行采取行动,并接受相应代价。但其他国家是否会加入其中,美国的盟友是否会被激怒而对中国施压,尚无法确定。

另一方面,单边出口管制的效率和效果有限,有很多逃避办法。中国可以从国内或第三方国家(即美国公司竞争对手的所在地)采购半导体,这将导致美国既达不到加强国家安全的目的,又使美国科技公司收入减少,不利于其继续保持在全球产业链顶端的地位。如果单边管制过于严格,还将阻碍新公司在美国建立业务,并促使现有公司将研发、生产等转移到海外。

3 新措施宣布时机有欠考虑

新管制措施的宣布时机十分不妥。它在中共二十大刚刚结束之时,这可能让中国难堪,甚至引发敌对。它在全球经济(尤其是中国经济)步履蹒跚之际,此时没有必要实施痛苦的管制措施。它在美国中期选举前夕,这可能反映了美国的政治紧迫性,而不是政策的合理性。新措施也许真心希望鼓励半导体回流、扩大美国的产业政策,但到目前为止没有看到任何需要迫切实施的解释。

4 新措施会带来风险和代价

新措施是一种对外歧视和孤立主义,这可能给中国带来更大孤立感,刺激产生好战情绪。新措施将中国大陆排除在半导体供应链之外,并限制了其自身生产能力,这将使中国领导层更加坚定寻求技术上的自力更生,也可能会加速大陆控制台湾的努力,以获得其所需的技术实力,助推中国崛起。

出口管制对美国来说也是有代价的。政策制定者应设法在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而不能以国家安全为由,变相实施保护主义。政策制定者还应确保出口管制的长期实施不会造成过重负担,尤其是对于应用了正在快速发展的技术的产品,应当简单采取运用司法审查的日落办法。最后,商务部应当与受影响的企业密切磋商,共同找出适当的管制办法,在不损害商业利益的情况下,有效保护美国的国家安全或其他重要利益。

原文标题|New U.S. Semiconductor Export Controls Warrant Caution RelationshipInitiatives

文章来源|美国卡托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

编译|智能society

文件链接|https://www.cato.org/blog/new-us-semiconductor-export-controls-warrant-caution(3页)

Last modified: 2022年 11月 25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