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张心志

【编者按】“军民融合”(MCF)战略是我国近年来积极探索的新型技术发展模式,旨在消除军方、国防工业与民用工业之间的壁垒,推动军用、民用科技资源的双向流动和资源共享,促进军用与民用体系之间的融合发展。但这一战略被美国污名化为变相窃取西方国家两用技术的中国式“技术转移”,在国际上塑造我国的负面形象。对此,本文在梳理美国如何认知中国“军民融合”战略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美国打压中国“军民融合”的具体策略及其造成的影响。

美国对我国“军民融合”战略的认知

(一)政府强调中国通过“技术转移”强化军事能力

2020年,美国政府先后发布《美国对华战略方针》和《中国军事战略》两份战略文件,均有提及中国的“军民融合”战略,基本构成美国政府对中国“军民融合”的认知。

《美国对华战略方针》由特朗普政府发布,文件认为中国通过“军民融合”战略引进西方国家的两用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军事领域。同时文件指出,中国在推动国有、私营企业以及大学等机构同西方国家企业的技术合作,推动建立两用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网络,不断向国内引进两用技术。而在国内层面,中国则通过“军民融合”战略推动国有、私营企业以及大学等机构向军用领域转移两用技术。最终导致美国的军民两用技术被中国军事研究和项目所应用,推动中国军事力量的崛起,威胁美国和盟国的国家安全利益。

《中国军事战略》由美国国防部发布,报告在第四章中以“军民融合”为专题,勾画出美国对“军民融合”战略的整体认知。报告指出中国实施“军民融合”战略的目的包括六个方面:一是借用西方技术建立先进的国防科学、技术和工业体系;二是加强和促进先进军民两用技术的研发,并使军事和民用基础研究资源共享;三是建立基础领域资源共享系统,以便让中国能够迅速将民用资源迅速转化为军用资源;四是建立军事人员(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教育计划、人员交流和信息共享来培养军事和民事科技专家;五是建立稳定的后勤供应体系,建立社会化的军用物流体系;六是建立快速反应的国内动员体系,以加强组织保障。

(二)智库研究较为全面且有针对性应对建议

美国智库对于中国“军民融合”战略的研究数量也在近年逐步增加,其中新美国安全中心(CNAS)、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CSET)、国家亚洲研究办公室(NBR)等几家智库的研究较为系统,其主要认知包括以下几点。

其一,在战略认知上,认为“军民融合”战略已经成为“举国体制”的重要路径,并对中美技术合作产生多重影响。其二,从主体认定上,主要从资金来源、军方合作和企业性质等方面界定“军民融合”企业。其三,在影响方面,认为“军民融合”战略的涉及范围并不仅仅是技术转移,还涉及人才交流和海外投资。其四,在应对策略方面,认为美国应采取系统性的审查方法以应对“军民融合”战略。其中包括扩大政府的自由裁量权,审查赴美投资的中国企业的资金来源、经营状况,以及军方背景等信息,并尽可能对中国企业的国内投资、企业信息、管理人员以及企业经营情况等情况进行审查。尤其是涉及敏感技术领域,美国政府还应加强出口管制和投资审查程序,避免关键技术的对华转移。

美国如何认识中国科技企业与军方的联系

在技术层面,信息通信技术的军民两用性特征引发美国担忧。由于科技企业的技术产品大多具有军民两用特征,可以在短时间内由民用领域转移到军用领域,推动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这让美国当局产生中国科技企业会将技术转移至军用领域的威胁认知。

在政企关系上,中国政府和私营科技企业的合作关系让美国产生误解。当前,我国为加快推动国内的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发展,通过资金、政策支持和人才引进等多种方式为国内的科技企业提供支持。这被美国理解成为中国政府借助一系列产业优惠政策来影响和控制企业经营,进而为国内军队的现代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持和物质基础。

从认知逻辑来看,美国政府在军工复合体的公私合作逻辑之下,形成了中国科技企业为军队提供技术服务的惯性认知。美国政府在军工复合体的公私合作逻辑之下,逐渐认知中国科技企业与中国军方也建立了多层次的合作关系,以至于美国过度解读和误判中国科技企业为中国军方提供技术支撑。

美国对我国“军民融合”的打压措施

美国在对中国“军民融合”的威胁认知之下,在国际贸易、学术研究、国际留学以及出口管制等层面采取了系统性打压措施。希冀通过建立体系化的审查机制来限制中国“军民融合”战略的实施,减少西方两用技术向中国军方转移。

其一,扩大国家出口管制与国防贸易管制措施,打造多边制裁联盟。近年来,美国不断扩大管制范围和军品管制清单,将精密电子设备、卫星和太空相关技术列入管制范围。

其二,加强对美投资审查,限制中美企业合作与技术转移。在除了限制中国企业入美投资之外,美国政府和国会还在推动限制美国企业赴华投资的“双向审查”机制,更多次以涉军为由干预美国企业的入华投资,限制中美企业在人工智能、量子技术以及无线通信等领域的合作。

其三,限制人才流动和科研交流,阻断中美的技术合作网络。一是根据《移民和国籍法》,以“危害美国国家安全”为由对涉军中国科技企业的雇员和特殊专业的留学生实施签证限制,禁止其赴美交流学习;二是在国内科研机构中进行安全审查,打压华裔科学家。

其四,以安全话语破坏中美民间交流与合作氛围,提高中美合作的难度。美国不断塑造针对中国的“威胁认知”,削弱了中美之间友好合作的意愿。此外,美国司法部还启动所谓“中国专案”,大量逮捕和遣返可疑研究人员。而且,美国政府不断运用“长臂管辖”干涉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国际合作,例如禁止采用美国技术或零部件的企业向华为供货、禁止阿斯麦尔向中芯国际交付极紫外光刻机等。

美国打压“军民融合”战略带来的广泛影响

美国不断围绕我“军民融合”战略做文章,一边协调盟友对华施压,一边限制中美之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导致双边合作、经贸往来,以及国际产业创新等都受到多重影响,不仅破坏了中美经贸这一压舱石的稳定性,也对国际科技创新带来掣肘。其一,损害中国科技企业的国际形象,加大了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难度。其二,对中美之间的正常经贸往来造成阻碍。美国对华的出口管制和投资审查等措施干扰了中美关系的良性发展。其三,破坏当前科研领域的自由创新生态,削弱了中美的科技创新能力。美国在中美的创新合作中制造了多重阻碍,导致中美在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创新合作受阻,相关成果数量明显减少。

本文作者|张心志

阅读原文

上海市人工智能与社会发展研究会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Last modified: 2023年 4月 10日
Close